Linux-PAM漏洞PoC利用代码公开,可导致本地提权获取root权限
简介
可插拔认证模块(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,PAM)框架中发现一个高危漏洞(CVE-2025),该漏洞允许本地攻击者通过构造特定认证请求绕过权限检查,从而提升至root权限,导致系统完全沦陷。漏洞影响广泛使用PAM进行身份验证的Linux发行版,包括CentOS、Ubuntu等主流系统。
核心详情
该漏洞源于PAM框架在处理动态链接库时的边界条件错误,攻击者可通过本地低权限会话触发栈溢出或内存破坏。技术原理涉及PAM模块加载过程中未充分验证用户输入参数,导致任意代码执行。漏洞细节已通过公开的PoC利用代码证实,攻击链包含环境变量操纵和共享库劫持。根据安全研究人员披露,该漏洞影响PAM 1.5.0至1.6.0版本,相关技术分析指出漏洞利用成功率与系统配置密切相关,特别是存在自定义PAM策略的环境更易遭受攻击。
适用范围
适用于使用Linux-PAM进行身份验证的系统管理员、安全运维人员及渗透测试工程师。具体场景包括多用户Linux服务器、云计算实例、容器化环境及嵌入式Linux设备,特别是未及时更新补丁的Red Hat/CentOS 7+、Ubuntu 18.04+等发行版。
推荐措施
1、立即升级系统PAM包至安全版本,通过官方仓库执行yum update pam或apt-get upgrade libpam相关包;
2、部署强制访问控制机制如SELinux限制PAM模块执行权限,定期审计系统认证日志异常活动。
扫一扫,关注我们